
隆德县人民检察院
LONG DE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隆德县人民检察院
LONG DE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8日
隆德县人民检察院
LONG DE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来源:检察日报
用法治温暖守护孩子的明天
——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初见成效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基本上都会有个问题家庭。四川省检察机关推广的亲职教育很有必要。”近日,在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总结推进会上,四川省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亮点让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印象深刻。
从2018年1月起,最高检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检察机关都有哪些探索?效果如何?记者这就带您看一看。
保驾护航,创新未检工作机制
近年来,疫苗事件、儿童使用“水晶泥”玩具中毒、校园“毒跑道”致学生中毒等涉未成年人热点案件屡见报端。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此类事件重复上演?宁夏检察机关亮剑公益诉讼,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不仅在“等”内领域精准发力,更在“等”外领域积极探索。据了解,试点期间,宁夏检察机关未检部门以校内外食品卫生安全、儿童疫苗安全、校园周边环境保护等为重点,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42件。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做成刚性,督促负有未成年人保护职责的行政单位均在诉前程序对检察建议进行了整改落实,所有案件均未进入诉讼程序,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效果。
重庆市各试点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监护干预机制、监护困境一站式救助机制、延伸处理机制。该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陈萍介绍,发现有监护缺失和侵害的情形,及时介入,必要时以支持起诉的方式重新指定监护人。对监护缺失和遭受监护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心理康复治疗和司法救助等一系列综合救助。对情况较复杂的案件确定观察处理延伸期,随时跟踪了解监护人履行监护权的情况。
上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实践未成年被害人刑事司法保护与民事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据该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吴燕介绍,目前,法院、检察院、公安、教委、卫健委、财政等6部门已联合出台《上海市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操作规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体系。探索建立适格监护人第三方调查评估机制,对被害未成年人身心受损状况、监护现状、监护人监护意愿等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客观评估。
多方发力,坚持监督维权并重
河南省检察机关通过调研发现,看守所存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成年犯罪嫌疑人“混押混管”的情况,不利于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归人生正轨。该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唐懋蓥介绍,针对这一问题,该省各级检察机关未检部门与公安机关积极探索“集中关押”“轮管轮押”“指定关押”等工作模式。建立“未检检察官与看守所联动管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动态监控机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从入所开始就进入未检检察官的视线,其羁押期间的表现成为案件下一步处理的参考,将未成年人刑事执行监督工作落实在案件的每一个环节。
山东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商振华介绍,该省检察机关建立了“巡回检察+日常检察+专项检察”工作模式,即以定期巡回检察为主、专门联络员日常检察和类问题专项检察为辅的工作模式,对该省未管所教育改造未成年犯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检察,对未管所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专项检察。
浙江省检察机关全面探索重构涉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新机制:推行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每案必查机制;增设看守所未检工作室、建立巡回检察、实行未成年人出入所信息通报等机制,加强对看守所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的监督;积极探索集“监督、维权、帮教”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刑罚执行监督机制;建立远程视频帮教等特殊帮教机制。
前延后伸,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真正挽救一个走入歧途的孩子?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能量不可小觑。
四川省检察机关探索“亲职教育”,帮助涉案未成年人迷途知返,找回家庭的温暖。据该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陈王莉介绍,截至2019年5月,该省未检案件中“亲职教育”覆盖率已达93.9%,一大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监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检察机关同专业组织共同制定“菜单式亲职教育课程表”,实现“一个家庭一套教育方案”。同时,将“线下”教育与“线上”辅导相结合,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展亲职教育。
湖北省检察机关制定中小学校园、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指导方案,强化诉前检察建议,加强监督落实,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该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负责人夏红介绍,检察机关针对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雇用未成年人从事招待服务、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监管“破窗效应”频发的现象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清风行动”,建立预警机制。针对校车安全、宿舍安全等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漏项”,依法向教育管理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
守护孩子的明天,扛起检察责任与担当
对2695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纠正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混管混押”319人、开展入所帮教9155人次、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中督促354名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试点期间,各地检察机关对未检工作的有益探索,取得良好成效,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优势明显。
“作为一位在教育一线工作了近30年的教师,了解未检工作后,我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杨琴告诉记者。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律师分会会长蔡学恩表示,检察机关的努力值得高度肯定,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有效地得到尊重和保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最高检下一步将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的高质效和规范化,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库,深挖典型案件在规范引导办案方面的“样本价值”。积极调动各地对集中统一办理各项业务研究的积极性,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贡献更多检察经验和检察智慧。